Blogtrottr
Mobile01熱門文章
 
Curious about the benefits of meditation?

In just a few minutes daily,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Even with a full schedule, you will want to make time for this!
From our sponsors
HTC怎麼不搞低價手機 華碩攻智慧機 只賣99美元 6吋螢幕720P台幣6000有找
Jan 8th 2014, 01:57

華碩已經開第一槍了 智慧形手機的產品高速成長期已經過去

現在進入產品的成熟期 規格也已經發展到很頂 2K 4K螢幕意義都不大

現在開始往低價競爭的方向走了

自從紅米 華為 榮耀3C開槍以後

各大廠牌包括華碩也開始跳水了 6吋螢幕720P手機 只賣199美金..........


【平價 6 吋機:ASUS ZenFone 6】

華碩攻智慧機 只賣99美元

有分析稱 華碩今年很有可能賣到1000萬台手機

HTC怎麼都沒有任何一款高CP的中低價手機呢???

Android手機成熟期,70%基本功、30%差異化成發展關鍵

智慧手機發展到今日雖不敢說完美,卻也漸漸從一開始的摸索期進入成熟期,單純就操作體驗與使用程度,多數手機廠商都能作到及格程度;但也因此,許多手機大廠也設法去強化機能,藉此創造出產品競爭優勢以及差異化,希望使用者能因此增加黏著度。

智慧手機的發展會步入此階段,可以說在 Android 與晶片廠商兩造催化下,加速智慧手機技術的發展進度, Android 一步一步把基本設計變得更符合消費者需求,而硬體晶片商除不斷提昇效能外,也為了增加市場普及率與加快產品問世,紛紛推出所謂的參考設計方案。

包括高通的 QRD 、 NVIDIA 的 Phoenix ,或是手機解決方案始祖的聯發科乃至於 Intel ,都在近期推出這樣的平台。這份平台就像是一份歷年聯考必考題精選一樣,各家廠商只要這著這些參考設計平台,就至少確保能夠達到低標甚至均標。

也因此,現在推出智慧手機並非難事,只要取得參考設計平台照本宣科,然後搭上該有的外接組件以及外殼,自然就是一款堪用的手機產品。不過幸好目前多數廠商採用的 Android 並未特別對硬體與 UI 做繁雜的限制,只要有能力,仍能將產品進行差異化,但是看似只佔 3 成的空間,卻遠比想像中的複雜。

就像考試一樣,看完了能拿下基本盤的歷年必考題精選,剩下的 30 分能否拿下就看每個考生的企圖心與造化了;對手機產業來說,企圖心就是是否有讓產品更上一層樓的決心,至於造化就是由於加入自己認為的創新元素後的結果。

當然基本盤 70 分也不是人人都可順利到手,就也如同考試一樣,同一份歷年必考題精選,不同的人看完或多或少也會考出低於均標的成績。對手機產業而言,筆者定位這樣的情況肇因於已經放棄創新且還想 Cost Down 的業者,雖然參考設計為了保險起見或多或少還有地方可簡化,但會否弄巧成拙可不是提供參考設計的廠商擔保的。

撇開基本盤,剩下的 30 分考題,筆者認為包括外觀 ID 設計、內部硬體創新、系統調校、軟硬體整合以及應用整合。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但這些卻都是最花人力以及時間的部份,尤其系統調校在目前 Android 的發展仍佔相當重要的地位。

以現在的智慧手機市場,最一流的廠商是能掌控系統層級的軟體與核心組件的廠商,但這樣的廠商在 Android 並不存在,目前的智慧手機市場僅有 Apple 算是達到這一層級的,因為達到此層級,在新硬體導入、軟體架構開發以及應用都能快速的接軌,例如此次 iPhone 5s 的 64bit 架構處理器與 M7 協同處理器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 Android 的市場單純就競爭優勢來看,首推擁有關鍵硬體、特殊技術且願意投資在軟體層的,這樣的廠商目前大概就屬三星、 Sony 以及 LG 等;再其次就是雖無法掌控關鍵硬體,但仍願意投資在軟硬體層,例如華碩、 HTC 、 小米等;再者也許他們一無所有,但對於外觀設計工藝仍有一套;剩下的就是一些不得已或是想分一杯羹而投入智慧手機市場的廠商。

筆者為何會以這樣的層級分類,從許多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得出來,例如掌控面板技術的三星與 LG ,或是掌控相機關鍵組件的 Sony ,在特定硬體的導入速度就能快於市場對手;又如同原本就是跨產業公司的 Sony ,近期也把許多不同部門的資源投注到手機內,無論是真正的整合或是取行銷上的名詞意義,至少都會勾起消費者對這些技術的遐想。

而無法掌控關鍵硬體組件的公司會發生的狀況,從 HTC 幾次由於上游廠商關鍵組件供貨不及的情況以及小米手機始終貨量不足的情形,不難看出受制於人的痛苦之處,但只要願意在軟體面與技術整合面投入心力,自然也會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如 HTC Sense 、 MIUI 或是華碩的變形設計,皆是他們的賣點。

這兩種層級的廠商只要願意投入系統層級的最佳化,即便同樣的硬體規格,同樣版本的系統,經過最佳化後,包括系統順暢度、功耗管理等都有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 UI 設計也是需要投入相當多人力的,即便現在的 Android 原生介面比起開始已經親切許多,但各家廠商客製後的 UI 可提供更好的操作性以及各項整合能力。

例如同樣下拉選單的設計,原生介面的重點在於資訊的提供,然而許多修改過的 UI 則能提供許多機能設定的快速啟用與關閉;又如看似平凡無奇的電話簿功能,有些 UI 除了通話紀錄等訊息外,還提供包括響鈴次數等等進階資訊。

至於有工藝設計能力的廠商,也別小看他們的市場價值,也許他們硬體規格一般,但由於基於中規中矩的參考設計,至少確保使用的順暢度,有些對硬體需求不高的使用者就會從外型著手,同樣的硬體規格與使用體驗但外觀用心的產品,自然就會這群使用者被選上。

最混的廠商心態就是只求有而不求好,反正具 ODM 能力的代工廠何其多,隨便挑個一款掛上品牌就能賣了,但這樣的產品競爭優勢何在?別忘了既然都是找代工廠貼牌的,表示其它廠商也能找同一家代工廠貼牌,還可賣的更便宜,或許有些大廠會仗著自身品牌力吸引使用者,但久而久之當其它大廠不斷創新,蝕老本的心態只會讓自己落入與白牌廠的價格戰。

打造一隻好智慧手機到底難不難,前面的 70 分得來容易,剩下的 30 分要爭取就顯得相當困難,為了這 30 分,一家良性發展的智慧手機公司幾乎要把 70% 以上的研發資源投注於此;乍看下這樣的投資報酬似乎不成比例,但別忘了 70 分已經是別人準備好的,只要專心去維護都能順利拿下,剩下的 30 分則需要靠自己去爭取,難道不該投入全力嗎?

但這 30 分怎爭取?根本沒有一個標準解答,也沒有一家廠商能夠拿下全部的 30 分,因為若真的如此,那市場上就只需要一款智慧手機,而非現在百家爭鳴。而且後面的 30 分會隨著去年市場變化不斷提昇難度,實際上要繼續在手機市場站上領導地位,為了那區區 30 分需要投入的精力要越來越高。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43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kqoq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